賽事名稱:2015台北國際超級馬拉松賽24H
賽事地點:臺北市新生公園環新生四館週邊道路
完賽距離:116.232K
起跑時間:15:00
溫度濕度:15~25°C,30%
賽事時間:24 hr
超馬次數:4
※點圖可看大圖
瘋狂的夢
一圈668公尺,連續24小時的繞圈賽,看能跑多少圈跑多遠,有人會這麼瘋狂嗎?
「2015台北國際超級馬拉松年華賽」有6小時(個人賽、接力賽),12小時(個人賽、接力賽),24小時(個人賽、接力賽),48小時個人賽,以前只有東吳辦過類似的超馬賽,前二年看到時,總覺得怎麼這麼無聊,一直繞圈圈,而且連續24小時不睡覺怎麼跑啊?瘋子才會跑。不過當去年看到這賽事時,想到的是,100公里也跑過了,14小時的超馬賽事也跑了二場,不過就是再多個10小時而已,而且現在全馬好像也跑的很習慣,不是說我跑得多快,而是身體、體能與心志已升級多多,跑起來不是一種壓力與煎熬,而是一種享受,那為什麼不來試試24小時跑下來的感覺?一場全馬大概六小時跑完,24小時不就是跑個四場全馬而已,真的不行大不了用走的,走不動的話,就待到24小時結束,好像沒聽說這種賽事有回收的,只聽說有人直接救護車載走,呵呵,就來挑戰自我的體能極限,試試看吧,如果無聊的話,大不了以後不再報名,24小時以下的沒興趣,48小時的太瘋狂(24小時都不知道會怎樣了),先來玩玩24小時個人賽,好玩的話,下次再來玩48小時...
未知的旅途
不過以前從來不知道這樣的賽事該怎麼跑,報了名後才開始上網爬文,到底該怎麼準備,怎麼練習,要注意什麼事情,一籮筐的問題只能從網站去找,國內大部分查到是東吳超馬賽事選手的分享,雖然不是很多,但從這些高手級的體驗分享,也大概了解一二,什麼時候會遇上撞牆期,最好補給哪些東西,不過就如同活動簡章上的說明,補給品、餐點及飲料都是由大會準備且依醫生指示調配,看來我應該也不用準備太多,何況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準備,那些能量補給品平常也沒再吃,平常沒吃就不要亂吃,就照我平常跑步準備的東西,其他的就吃大會準備的。
另一個問題是超馬補給員(Helper),除了選手有號碼牌之外,補給員也有張號碼牌,代表你是這位選手的專任補給員,查過之後才了解主要工作是幫選手準備吃的喝的,如果選手想休息時,就幫忙準備好墊子、或是幫他按摩、叫醒...等等事情,而且要待在私人補給區隨時照應選手,看來頂辛苦的,有些選手是請朋友擔任,如果是社團一起報名的,就由社團擔任補給員,但也有找老婆大人幫忙的,我是完全沒有經驗,也不是很清楚怎麼跑這種賽事,找朋友太麻煩朋友了,所以如果要找人當補給員,那只好找最信任的老婆當補給員囉,不過考量當天是星期五上班日,而且比賽開始後的14小時我應該可以照料自己,過了14小時候,可能在早上4,5點時意志力最薄弱,所以跟老婆說,可以的話一大早再過來,否則讓她徹夜不睡,太殘忍了(不過後來發現,我一個人就夠了,根本不需要補給員)。
訓練
要怎麼訓練?這場賽事之前幾乎每周都跑場全馬,從1/18墾丁馬拉松42K、1/25征服障礙運動挑戰10K、2/1雙溪櫻花馬拉松42K、2/7丹大林道峽谷馬拉松42K,因為不知道怎麼訓練,那就不用太訓練了,反正就是以賽代訓,平常心就對,所以從丹大林道馬拉松跑完後,一整周都沒有跑步,就讓身體好好的休息放鬆,不過說真的,到了比賽前一天,心裡真的很忐忑不安,又興奮又緊張,我的計畫是...前面12小時以時速7Km跑,約可跑84K,後面速度可能會掉到5K,約可跑60K,那就目標訂在150~160K吧,不過希望到時候不要掉的太離譜。
該來的就來吧
24小時個人賽是從星期五下午三點開始起跑,為了晚上不要太想睡,特別請了一天假,好好補充睡眠,準備好東西(一瓶運動飲料、二瓶紅牛提神飲料、二件運動外套晚上冷的時候穿的,就這樣,沒其他的),就搭車出發往新生公園的會場集合去。今天的天氣很好呢,晴朗的天空,聽說隔天也是這樣的天氣,沒下雨就是好天氣,不然鞋子濕了就很難跑,一切就交給老天,加油...
原來私人補給區就在這跑道內側邊的三頂帳篷,補給員(Helper)要在這邊協助選手,這...老婆怎麼有辦法在這地方待那麼久?而且都塞滿人,桌上桌下都已擺滿東西,看完之後,撥個電話給老婆,晚上沒事過來看看就好,看完就可以回家睡覺,其他的我自己來。我把準備好的補給品裝在一個塑膠袋並放在右邊帳篷右邊桌子下方的右邊角落,反正想補給就停下來自己補給,沒問題的。
這是跑步的方向,前方是出發點,補給站就在左手邊,要停下來補給很方便,之後大部分的補給都是吃喝大會的,每2~3小時才喝自己準備的飲料,比賽之後,越到晚上這裡越像夜市般熱鬧,補給員、家屬大家都擠在這跑道的兩邊,每當選手通過的時候,大夥就幫選手加油打氣,的確也給我們或多或少注入不少的動力。
工作人員還在準備出發點的計時器,這個感應器會記錄每位選手經過的圈數
在補給區的後方就是24小時選手的休息區,大會沒有提供寄物區,所以選手就把選手袋找個地方擺著。
這麼空的地方感覺有點浪費,如果你這麼覺得,那就錯了,在半夜的時候,地上就擺滿了睡袋,會看到很多選手在此休息。
比賽還沒開始,隨處看看拍拍
非常呼應我今天的心情與夢想...
天使生活館
園區一景
2:54pm 時間快到了,24小時與48小時的選手往起跑點集合,怎麼大家看起來都這麼老神在在?尤其是48小時的選手,簡直就是神人級。大會介紹完一些紀錄保持的選手之後,就準備鳴槍起跑,好了,鎮定心情,該來的還是要來,深呼吸,我可以的...
一圈668公尺,開始之後,就依照自己的節奏、設定好的速度,慢慢地跑,時間還早呢...,在這邊跑還有一個難得的景觀,那就是飛機從頭上飛過降落在松山機場,當大客機飛過的時候那種壓迫的感覺,還真是難得的體驗。
5:43pm 黃昏了,天空泛起一片彩霞,氣溫也慢慢涼快,到目前為止,跑得還蠻愉快,氣溫可以接受,跑道沒什麼坡度很好,補給也可以接受,看起來沒有什麼可以讓自己擔心的,耳機裡聽著電台的廣播,就這樣慢慢地跑...
8:58pm 已經跑了6個小時了,可以看到大夥仍然堅持不懈,我也跑完一個全馬的距離,加油...
0:11am 凌晨12點了,已經跑了9個小時,晚上11點多老婆特地買了可樂過來犒賞我的辛苦,本想叫她這麼晚就不要過來,不過看到老婆過來還是非常高興,也趁這時候帶她到休息區聊聊天也讓雙腳休息休息。休息區裡已經有些選手躺下來休息,真羨慕,他們怎麼睡得著?我還得繼續努力,不然會達不到目標,不過經過這次的體驗,下次也要帶個睡袋,以便晚上可以小小的休息休息。夜深了,怕老婆回去太晚不方便,趕快讓她回家,除了這原因之外,還有另一原因是,我發現坐一坐之後,竟然身體開始會冷得發抖,又出現那種快失溫的感覺,可能是跑了9小時的熱身體突然停下來後,身體的溫度就快速流失,不行,這樣怎麼得了,還有15個小時呢,讓老婆離開之後,趕緊穿上一件外套開始跑一跑,跑個二三圈後,身體又開始恢復溫度了,真好,原來我的身體還是可以自我復原的。
休息過後,反而跑起來比較輕鬆,這段時間採取快跑4分之3圈再快走4分之1圈的方法,也趕了不少距離,尤其晚上夜涼如水,跑起來還真的很舒服。
3:06am 經過12小時,很多選手都去休息,不過我擔心真的睡著後,可能很難爬起來,就算爬起來,在沒有睡飽的情況下也可能喪失鬥志,所以我寧可放棄睡眠,反正就只有24小時,要睡等跑完回家再睡,所以繼續跑,跑累了,就走一走。夜深人靜的會場,除了補給區仍有少數家屬及工作人員幫我們加油外,在會場的一個角落仍會播放著小小聲的音樂及傳出主持人偶爾的加油聲,除此之外,會場是安靜的,跑在這樣的夜裡,體會這樣的寧靜,真是很特殊的經驗。
6:00am 15個小時過去了,天空從漆黑的一片漸漸現出一點一點的天光,清晨了,在下半夜的時候看著東方升起下弦月,到此時看著她在晨曦中伴著雲彩,看著這樣的色彩變化,感覺真的很棒,周圍是安靜的,沒有吵雜的人群聲,除了早上5點有零星幾班的飛機降落,其他大部分時間仍然是非常寧靜,空氣是清涼的,身體是熱的,我竟然已經跑了15小時,真是太神奇了。
早上6點開始供應早餐,割包+肉鬆+黑咖啡,跑這麼久,身體已經暫時將用不到的器官(胃)調整到最小功能,所以還真的沒甚麼食慾,割包咬在嘴裡有點食不知味,不吃不行,昨天晚上的宵夜提供生煎包及雞絲麵,但也是沒有胃口,這時候割包拿在手上,邊走邊吃,幾乎是硬塞進嘴哩,配著超難喝的黑咖啡潤濕了吞下去,看著台北清晨的天空,心裡想的是...別的選手都會自備小汽化爐,自行準備餐點或熱飲,下次我一定要自備食物,不再接受這麼難吃的餐點。
這排帳篷是今天早上8點開始的12小時接力賽的休息區
清晨的雲彩很讓人心情平靜
聽老一輩的人說,如果早上天邊出現彩霞的話,代表當天是非常好的天氣,也就是今天會很熱,會跑得很辛苦,不過,能這麼幸運看到如此漂亮的早晨,已經心滿意足。
7:59am 12小時接力賽的選手已經在出發點集合,12小時接力賽是一人跑一小時,看能夠跑多少圈,最後累計該隊的總距離。看著他們正要整裝出發,想想我們已經跑了17小時,心裡著實有著滿滿的成就感,但也有著疲累感。這時就發現陽光是很神奇的東西,雖然身體感到疲累,不過陽光的出現讓身體的疲累消失不少,不像無盡的黑夜,尤其是黎明那段時間,身體直想休息,直到太陽一出來,身體像是吃了大補丸一樣,充滿了正面能量,又開始勤奮的運作起來,這時看著48小時的跑者仍奮力跑著,我的疲累又算什麼,加油...
8:58am 18小時經過了,速度越跑越慢,腿似乎綁著千斤石抬不起來,加上天氣越來越熱,跑起來不是很舒服,不過隔壁的選手飛快地跑著也感染到我,我當然也要努力。
剩最後10分鐘,就要完成24小時比賽。回想最後的三個小時,感覺到左前腳掌已經長出不只一個的水泡,而且好像還不小,沒辦法跑步,也不知道該不該去醫療站弄破水泡繼續跑,就這樣拖著長水泡的腳,一圈一圈地走著,時而慢慢的快走,大部分只能慢走,有個水泡剛好長在腳趾中間,一出力就痛到不行,看著旁邊呼嘯而過的選手,心裡很不是滋味,昨天我也曾是如此飛快地奔跑著,不過終究一切都要結束,這一圈走完就不走了。老婆中午12點就帶來好喝的紅燒牛肉湯來幫我補身體(這時候我最想的就是喝熱熱辣辣的湯,麵實在是沒胃口),走完這一圈,通過計圈器,看著紀錄器上的圈數...174圈,大概跑了116公里,沒有達到預計的目標,差了34公里,不過已經盡力。如果沒有長水泡,如果早上之前能夠多跑一些,如果...呵呵,太多如果,反正就是沒有達到,不過倒是學到很多經驗,下次知道該怎麼跑了。
一切終於完美的結束
各組參加的人數統計
汗水、疲累與辛苦的獎勵
後記
跑完的當下,累到心中已打定主意明年不會再參加,不過誠如之前的經驗,這都說不準,因為才睡一個晚上,醒來後竟然已開始認真檢討下次怎麼改進。天啊,太...誇張了...
不過這次跑步最大的收穫,就是可以非常近距離且持續的觀察高手如何跑步,除了這種繞圈賽之外,其他的賽事根本沒有機會,一下子就被刷卡海放,哪來觀摩的機會。看著高手如何輕盈的跑步,看著他們如何透過休息恢復體力,看著他們如何堅持毅力,這經驗實在是太值得了。下次如果有機會再報名類似長距離的跑步,我想...再破自己的紀錄絕對不會有問題。
每個人都會問我說,跑完會不會鐵腿?會不會很無聊?真的沒有睡覺嗎?哈哈哈,沒跑之前,我也有同樣的困擾,不過跑完之後,除了水泡之外,其他的...倒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問題。我想說的是...
超馬...還真的會越跑越上癮...
2015.02.20 22:55
David C.T. W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