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名稱:2015丹大林道峽谷馬拉松 43.5K
賽事地點:水里民和國中
賽事距離:43.5 km
起跑時間:08:10 am
溫度濕度:11~21°C,88%
關門時間:7 hr
完賽時間:5:42:11
全馬次數:27
※點圖可看大圖
省道臺16線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名間-合流坪,起於南投縣名間鄉,迄於南投縣信義鄉合流坪,全長41.257公里,原是臺灣省公路局規劃中另一條橫跨中央山脈的東西向橫貫公路,但已於2014年7月16日公告解編,解編前中間未修築的路段長達96.2公里。其中南投縣境內已通車路段起點向東可至信義鄉合流坪附近的孫海橋頭,孫海橋以東屬於原台16線之計畫線,即著名的「丹大林道」,路況較差,可通達丹野農場﹝若是高底盤四輪傳動車可通達七彩湖,但現在因為孫海橋已沖毀,丹大林道現在是無法通行的狀態﹞。另一端花蓮縣境內,可自路線終點處往西至林田山林場。另外,也可經由附近萬榮林道(亦屬於臺16線計畫線)向西深至情人吊橋,此林道路況亦不佳。其孫海橋經丹大林道至林田山林場皆已公告解編。
丹大林道峽谷馬拉松是去年才開辦的賽事,去年因與其他賽事衝突,今年當然一定要報名參加,尤其是聽到這種林道、峽谷的馬拉松更是無法抗拒,雖然陡上陡下的山路跑起來很辛苦,但跑完卻是成就感十足,更大的收穫是隨處可見的美麗風景,主辦單位幫我們規劃這麼好的路線,我們只要帶著雙跑鞋就可以深入台灣最美麗的角落,這種CP值實在是太高,太划算了。話說回來,現在可以列為一定要參加的馬拉松賽事可是越來越少,如果跑過的賽事沒有值得一跑在跑的景點也不一定會再跑,城市裡的馬拉松又引不起興趣,平路的又沒甚麼挑戰性(哈哈,我一點都不厲害,只是喜歡用跑步享受美麗的風景),或許有一天我只好自己找路線跑了(憂心),哈哈哈,想太多…,還有國外一堆賽事呢…
睡眼惺忪不想起床的寒冷清晨
凌晨三點半奮力爬起床,為了在七點趕到水里參加丹大林道峽谷馬拉松,雖然睡眠時間只有四小時,但從台北開車到水里,預估也要三小時,四點出發應該沒問題,還好昨天有上去Google查了一下路線圖,不然還一直以為開車到中部只要二小時就夠了,好險。
清晨的台北氣溫約12~13⁰c,寒冷的空氣裡飄著細雨似乎下馬威的告訴我,跑這麼遠太辛苦了,應該回到床上溫暖的被窩繼續睡覺,也真的,才上周跑了個雙溪櫻花馬拉松,也是陰雨寒冷的天氣,怎麼今天也是這麼冷的天氣,心裡實在很想偷懶,雖然這樣想,但身體還是在頭腦沒有明確的決定下,仍然依原定計畫執行,準時四點開車上路,此時的高速公路上,只有稀稀疏疏的幾輛車,相信其中應該也有像我一樣的熱血瘋子吧?! 三個小時才能到水里,雖然路上也可以做很多事(包括胡思、亂想、放空、聽音樂、看Youtube...),不過下次還是前一晚下去住會比較好,畢竟多睡三小時總是件幸福的事...
驚喜的台16線
來到水里,往前是台21線,一直開去就可接新中橫,另一邊是台16線,一條人車稀少,開始上上下下彎彎曲曲的山路(似乎告訴我,不要小看今天的路線哦),看著沿途的大山大水,心裡不自覺得舒坦雀躍起來,山就是這麼的美麗,看來今天不虛此行了。
通常來水里很直覺的就是去集集或是日月潭或是往東埔或新中橫,倒是很少機會走這條偏僻的台16線,除非真的是有特定目的才會來這裡,所以有這些主辦單位也蠻好的,將台灣的好山好水透過這種無碳的路跑活動推廣出來,並且刺激偏遠部落的觀光,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遊客變多而失去現在純樸的色彩,不過至少我已經認真在思考以單車方式再來玩這段越野路線了,甚至渡溪過去騎真正的丹大林道,呵呵,又動心了,心又開始燃燒,熱血又開始沸騰。
▼早上的天空仍是多雲,以為今天又是個陰天,不過會場已聚集了很多選手
▼時間已到八點鐘,但一些所謂的長官還在上面致詞,選手等的不耐煩,全部背對著這些長官,心裡只想著...快點說完,我們只想跑步...
▼8:10終於起跑
▼橋的那一端是第一個補給站,這落差也太高了吧?
▼是的,我們就要從這條路跑下去
▼跨越濁水溪的人倫橋
▼濁水溪,去年騎單車環島經過她的下游,今年跑步來到她的上游,還真有緣...
濁水溪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古稱螺溪,是位於台灣中部,屬於中央管河川,全長約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達3,156.90平方公里,僅略次於高屏溪。濁水溪名字是由日本人所命名,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區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頁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萬大溪、丹大溪為最高。河口百年洪峰流量僅次於高屏溪。
濁水溪主流上游名為霧社溪,發源於合歡主峰與合歡山東峰間的武嶺南側,源頭標高2880公尺。流至春陽東納塔羅灣溪,續流至萬大和萬大溪匯流後,始稱濁水溪。在神龍橋附近與陳有蘭溪匯流,為上游段、中游段分界線,經集集攔河堰(林尾隘口),在二水鼻仔頭、林內觸口為界,中游段在此結束,流出八卦台地與觸口台地之間山口,便流入下游段,經濁水溪沖積平原,在雲林縣麥寮鄉許厝寮流入台灣海峽。昔日濁水溪經常河流改道,北流至鹿港,南流至北港,形成濁水溪的氾濫平原。現今主流河幅廣達2~4公里,自東而西,將台灣西部分為南北兩半。
上游地勢起伏,河道多成萬大水縱谷;落差大,雨量多,水力資源豐富,建有萬大、萬松、大觀一廠、二廠、明潭、鉅工等發電廠,還有頭社水庫、霧社水庫及日月潭水庫,均供水力發電之用。林內鄉以下之河水,則用於灌溉。
▼熱情的原住民
▼南投縣信義鄉人和國小
▼這次的補給最難忘的就是甜死不償命的橘子,是高山的水果都這麼好吃嗎?如果不是在比賽的話,我應該會坐下來把整桌的橘子都吃掉吧...
▼卓棍溪:濁水溪的支流
▼往路的盡頭前進
▼地利村,幸運地拍到聖光照耀在這寧靜的小村落
▼謝謝你們熱情的加油,因為有你們,跑起來特別帶勁...
▼這是小村落的大事情,扶老攜幼都出來看熱鬧,也為我們加油打氣
▼這樣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山半腰的那條細長的路就是我們沿著濁水溪前行的道路
▼上坡不要停,慢慢調勻呼吸慢慢跑
▼腳程快的半馬選手已經回頭了
▼美麗的峽谷
▼這裡既不像合歡山也不像太魯閣,就是有她自己的獨特味道
▼典雅細緻的濁水溪
▼遠方的橋就是我們剛剛跑過的地方,好遠啊...,好過癮...
▼濁水溪在此有個很明顯的牛軛彎
▼前方遠處白色帳篷是補給站,沒關係,這裡風景漂亮,可以慢慢跑
▼前方落石路段,速速通過...
▼回拍來時路,雖沒有太魯閣的險峻峽谷,但開闊的氣勢也不輸人哦
▼這地方很有那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好像跑進古畫裡
▼世外桃源
▼天時農莊,這裡真是福氣之地:人和、地利、天時
▼繼續順著台16前進
▼隨處可見的美景
▼壯麗的山坡
▼台16線的終點,原本有座孫海橋,不過已被沖毀,河床上還可見遺留的橋墩,對面即是丹大林道,這裡是濁水溪與丹大溪的匯流處,也是此次全馬的折返點
▼原丹大吊橋的橋柱
▼這條是丹大溪,對岸的道路就是丹大林道,我們剛剛跑的其實是台16線,不知有沒有這好運可以到對岸的丹大林道跑步?!...
▼回程的路
▼天空與樹梢的地方有個小黑點,那是隻鷹(真的喔)
▼天空逐漸晴朗,當陽光灑進峽谷,被溪流侵蝕的峽谷更顯峻秀
▼快樂的小朋友,剛剛三個人就站在圍欄前拍打著圍欄唱著歌,看到我跑過來反而害羞,不過馬上就好了,還看著我說「你在拍我嗎?」「你在跑步喔?」「我跟你比賽,看誰比較快」這是小女生跟我下的挑戰,我們就一起跑到前面橋的上坡處,呵呵呵,當然她快,我都快沒力了...
▼陽光是色彩魔術師,被她輕輕一點,一切顯得如此壯闊美麗
▼坐看雲起時,心已無雜念,原來這就是最簡單的幸福...
▼5:42跑完43.5K(實際距離約44.5K),而且名次還可以保持在中段班,很滿意,很有成就感...
▼GPS高度圖,雖然落差不會很大,但坡度都算陡的,很有挑戰性
▼GPS路線圖
▼很有質感的三角錐獎牌(座?)
後記
跑山路好像也抓到一點訣竅,雖然速度仍然不快,但盡可能保持呼吸深長穩定,讓心跳不要太快,臀部出力抬起大腿,不求速度,忘記腿部肌肉乳酸疲累的積累,只要撐過第一個陡坡,不管是麻醉自己或是痛罵自己都好,再來身體就會逐漸調整適應,能撐過一個,再來的就沒再怕了。也因為不再畏懼山路的挑戰,更能有時間欣賞沿途美麗的風景,不像以前跑得氣喘吁吁,還擔心被關門。
這場賽事是第二屆舉辦,算是一條新路線,不過挑戰性可不低,一路陡上陡下的坡度在在考驗選手的體力、耐力、腿力、意志力,不過有好山好水的美麗風景相陪、熱情的原住民加油打氣、澎湃的補給,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順帶一提,它的獎牌是三角錐立柱造型,非常有質感,比起上周雙溪櫻花馬拉松的夜市獎牌,我覺得這場賽事的主辦單位還蠻用心的。
David Wu
2015.02.10 03:00
2 則留言:
吳兄好:
這場也是我的27馬,近日正回憶這場的經歷,無意中看到貴作,心有戚戚焉,寫得很棒! 可否借用本文章中部分照片與圖片(會註明出處)於個人的部落格(http://ymtseng0659.pixnet.net/blog),若同意煩請通知
小弟我的email (ymtseng@vghks.gov.tw) 謝謝!
跑友 曾陽明 敬上 2015/7/5
真的好巧,都是27馬,好的,沒問題,加油!
張貼留言